- 02-14
2025 【团建头条官微】服务同学 | 安徽师范大学“团结花开”:铸牢民族团结意识 报道转载如下:编者按:2024年3月22日-24日,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现持续推出服务项目介绍,展现服务同学风采,激扬青春奋斗热情。“团结花开”少数民族学生联系培养关怀教育工程一、项目背景学生会通过思想调研和学情调查,精准摸排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生活和发展的… - 02-14
2025 【新安晚报】祖孙三代“与蛇共舞”数十载 报道转载如下: 祖孙三代常在一起谈论蛇。(受访者供图)蛇如何敏锐地感知周遭环境?其漫长的演化历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带着这些好奇,月11日,记者走进了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门,专访了与蛇结缘数十年的黄松教授。面对蛇类生物学资料稀缺、野外采样艰难、毒蛇威胁以及气候变化等重重困难,黄松教授及其团队年… - 02-14
2025 【大皖新闻视频号】#安徽一高校教授“与蛇共舞”数十载 祖孙三代寻蛇的足迹遍布大… 报道转载如下: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农历蛇年,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蛇如何感知环境?又是如何演化的?怀着种种好奇,2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访与蛇打了几十年交道的黄松教授。 采样物种在野外踪迹难觅,需时刻对部分毒蛇保持警惕,有时还要面临气候上的难以适应……对于… - 02-11
2025 【安徽日报客户端】红心走安徽 · 宣城旌德县 报道转载如下:原报道阅读链接:【安徽日报客户端】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videoDetail/5323/1359728.html?isShare=true&xyt=1739185633265 - 02-11
2025 【中国科学报】家有“蛇痴”三代传 与蛇打交道的人 报道转载如下:大多数人对蛇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去深山、去密林、去高原,竭尽所能发现蛇、研究蛇。正因如此,他们看到了这些看似冷血、无情的动物背后温顺、美好的一面,知道了它们的起源、它们的进化和它们的困境、它们的秘密。在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我们记述这些科研人员、准科研人员的故事,与你分… - 02-06
2025 【中国教育报】安徽师大借助人工智能开展寒假促就业服务 数智来帮忙 暖心促就业 报道转载如下:“同学你好,请你按照上述要求做好面试准备,10分钟后开始答题,谢谢。”近日,安徽师范大学2025届法学专业毕业生杨政言收到辅导员蔡志鹏的面试邀请信息,扫码加入人伤法务岗位的面试集训。这个寒假,安徽师范大学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2025届8300余名本科生均可免费使用AI面试系… - 02-06
2025 【中国科学报官微】他家三代皆“蛇痴”,为找蛇跑坏4辆越野车 报道转载如下:中国有十大毒蛇,其中有7种在安徽黄山。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自幼生活在黄山市祁门县。这里出门见山,山上随处可见蛇出没。小时候,黄松随父亲黄接棠上山,翻石头、倒木找蛇。长大后,中国哪儿有蛇出没,黄松就开车去哪儿。每天上下班,黄松都会背一个黑色大背包,里面除了笔记本电脑,还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