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振兴计划师大行】生态与环境学院席贻龙教授等合著的《中国动物志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出版发行
时间:2025-03-31     来源:生态与环境学院 编辑:于红梅 预审:张伟     点击量:

近日,由生态与环境学院席贻龙教授和诸葛燕、黄祥飞合著的《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六十卷 轮虫动物门 单巢纲》的出版发行为生物学、生态学、水产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该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简要介绍了轮虫的分类学研究概况、分类地位、形态和生物学、生态与分布、采集和保存等内容。各论详细描述了在我国已发现的隶属于游泳目、簇轮目和胶鞘轮目等3目25科76属509种(及亚种)(包括4新种和1新亚种)轮虫的形态特征、分布和生境,并列出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各论后附有双巢纲蛭态目3科7属30种轮虫的同样记述。全书共附形态特征图549幅。书末附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全书共106万字,682页。该书的编研和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的资助,得到安徽师范大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

《中国动物志》的编研是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反映我国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专著;是进一步研究物种多样性、探讨物种演化和系统发育等的奠基石,是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害物种控制、濒危物种保护等的理论根据。《中国动物志》的编研,可为正确处理人和动物的关系,制定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轮虫是一类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是水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蕚花臂尾轮虫和褶皱臂尾轮虫等还是生理生态学、生态毒理学、衰老生物学和进化生态学等研究的模式动物。为了弄清我国轮虫的物种多样性,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等,几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历经几十年的努力,已在我国发现单巢纲轮虫500余种。安徽师范大学的轮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研究具有30余年的历史,在国内外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席贻龙教授带领下,团队于2008年主编出版了“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2013年编写完成“淡水生态学”和“淡水生态学实验指导”(讲义);申报获批安徽省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团队“淡水生态与绿色水产养殖创新团队”。围绕轮虫学研究,团队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研发的轮虫等饵料生物高密度规模化培养和营养强化技术在皖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