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首页 > 师大要闻 > 正文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校友风采篇
时间:2025-05-27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哲谦 预审:田超     点击量:

编者按:2025年5月,学校将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学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工作巡礼,全面展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冲击“双一流”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本期撷取部分优秀校友代表,推出校友风采篇,展示他们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为学校赢得美好声誉的优秀事迹。

任婕:心存热爱,坚守正义

任婕,我校法学院2011届校友,毕业同年12月进入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第一检察部工作,现任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先后获得芜湖市优秀公诉人、芜湖市扫黑除恶与社会治理先进个人、安徽省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安徽省优秀办案检察官、安徽省十佳公诉人等荣誉称号。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任婕胸怀公平正义、坚定法治信仰,高效办理了涉及黑恶势力犯罪、计算机网络犯罪、新型毒品犯罪等一系列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任婕独立承办了一起“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该案涉案人员32人,犯罪事实30余起,被害人200余名,卷宗多达40余本。

在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任婕以综合成绩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不仅创下了近年来安徽参加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的最好成绩,也创下了得分排名第一的历史记录。

刘东:探索科学前沿,担任天路卫星总设计师

刘东,男,我校1998届物理系校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大气光学研究中心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室主任,是天路卫星总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雷达探测新技术研发及数据应用,机载、星载激光雷达系统研制,以及A-Train卫星序列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73课题,863课题,科学院先导性专项,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和民用航天预研等课题。

在省内多方面支持下,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总体单位,联合国内多家优势机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高层大气探测临边遥感卫星的研制。该星于2024年12月中旬出厂,2025年1月中旬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入轨,卫星设计在轨寿命5年。

程岗:从中学教师到成功企业家,一路奋斗

程岗,男, 199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安徽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6年,他创办了芜湖悠派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公司已拥有百余台套专业、智能、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员工700人,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还首创了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物料输送技术,通过11项国内外认证,参与制定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斩获20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2项,还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他多次为社会捐款捐物,并通过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2020芜湖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2025年新春第一会,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程岗信心满满,今年公司将建设新办公楼与研发大楼,锚定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打造超级工厂与头部品牌,立志成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

何宏艳:深耕绿色低碳领域,荣获第四届“青山科技奖

何宏艳,女,我校2001届化学系校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致力于绿色介质离子液体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突出成果,荣获第四届“青山科技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更是为母校增光添彩。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模拟,重点开展界面离子液体结构与机理、离子液体特殊氢键与反应性能、离子液体催化木质素/CO2转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Chem、Small、Chem Eng Sci、Green Chem、PCCP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6项。荣获过程工程所“十佳员工”、“优秀青年”、“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黄书元:以出版为使命,铸就时代经典

黄书元,安徽师范大学1982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校友,人民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黄书元从1982年大学毕业进入出版界,从事出版工作40多年,历任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安徽省出版总社副社长,人民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奖获得者。2017年11月24日,获2017年中国版权卓越成就者奖。现任韬奋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在我四十余年的出版生涯中,《中华三德歌》的出版无疑是最值得铭记的一次经历。1997年,我还在安徽教育出版社任职,亲历并深度参与了这本书从策划、创作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该书累计发行量高达700多万册,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以及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奖项,成为当年出版发行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回顾其编创历程,许多细节至今历历在目,值得细细品味与深入探究。

冯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工作的基本政治要求

冯键,男,我校1985届政教系校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历任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十九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四川省委委员,十二届四川省人大代表,十一届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检察工作始终是守护公平正义维护政治生态的坚实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检察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冯键表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工作的基本政治要求。广东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最高检部署要求,坚持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全力护航广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黄朝晖:深耕科研的医学探索者

黄朝晖,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1998届生物技术专业校友。先后入选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至善责任学者等人才计划。任美国癌症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常委;先后担任《Front Oncol》 《Cancer Med》杂志Associate editor、《World J Gastroenterol》《Pathol Res Pract》《ExRNA》《中华肿瘤防治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临床实用医学》等杂志编委;是中国及波兰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2020-2024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近日,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拟表彰名单的公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主任黄朝晖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严登华:长期奋战在水安全保障科研一线,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

严登华,男,我校1994级地理系校友,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安全研究。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担任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气候变化于水资源综合应对及3S技术应用研究。现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行业公益研究专项目课题各1项,其他咨询项目2项。

2025年3月30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校友严登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

桂芳:三尺讲台上的坚守与热爱,基础教育领域的深耕与创新

桂芳,女,我校97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校友,现为红星中学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

桂芳是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考命题、课题评审和教材培训专家,是送教下乡的省劳模,是十几个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她热心公益,创办“桂子诗话”诗词公众号和视频号,公益服务300多次,时长达53000小时,服务人数上千,服务次数3000多次。疫情期间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进行公益授课,为全省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诗意语文诗意教学也是桂老师的一个创举,她把演讲、朗诵、读报、话剧等手段融入教学,创办了“桂子诗话”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把声情、诗情渗透到孩子们的细胞里。

2025年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校友桂芳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曹文斌:笔架山下育桃李,芙蓉湖畔铸师魂

曹文斌,男,我校1995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校友,现任安徽省青阳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他先后荣获省“模范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并被评为“2022年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表彰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劳动者。根据工作部署,经自下而上、层层选拔、好中选优,确定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对象,曹文斌获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曹文斌以劳动模范的精神为指引,用爱与责任书写教育的华章。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学生点亮梦想的灯塔,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不仅是青阳中学的骄傲,更是教育战线上的榜样。

丁平龙:不忘初心的使命感,永不言弃的责任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丁平龙,男,铜陵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侦查中心一级警长,2025年4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丁平龙就读于我校1997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01年毕业后入伍,后转业至铜陵市从事刑警工作,一干就是18年。转业十余年,他始终坚守在公安刑侦一线,无论面对手段残忍的杀人凶案、侵害民财的电诈要案,还是危害社会的涉黑大案、疑难复杂的涉恶重案,他都以忠诚担当的刑警本色和有勇有谋的顽强作风,将其一桩桩精准破获,累计侦办案件一千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700余人。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军转干部、杰出人民警察、最美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2025年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丁平龙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立利:以爱为墨,绘就教育最美画卷

陈立利,女,我校1998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校友,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党委书记、校长。2022年11月,她被授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25年4月,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她更是作为瑶海区教育界的代表,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

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秉持着“人在中央,成长至上”的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积极钻研教学方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领军人才、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优秀讲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2025年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共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校友陈立利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

储成才:稻香里的逐梦者,桃李间的耕耘人

储成才,男,安徽师范大学1986届生物教育专业校友,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特质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储成才扎根农业科研领域,在科研道路上,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水稻氮营养主信号通路构建,攻克低氮适应性难题。这些成果不仅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更为我国农业减排增效和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目前,团队已培育出 “绿色超级稻” 新品种 3 个,其中 “秀水 114”“秀水 134” 等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年4月29日,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校友储成才荣获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表彰。

赵川:用笔触点亮时代,新闻与文学的双轨人生

赵川,男,皖南人,安徽师范大学1992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校友,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脉动大湾》《水润湾区》《拳承:古村秘事》《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记忆》《台湾老兵口述历史》《台湾漫记》等多部,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荣获包括国家级新闻特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二十余次。

2025年5月16日,以“向新时代报告—行走绿水青山间”为主题的第十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盛典在湖州南浔举行,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叩响时代强音。此次颁奖典礼上,赵川的长篇作品《脉动大湾》荣获第十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这部作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大湾区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赵川曾说:“脚下哪有什么风光坦途,只不过披荆前行者多了,才踩踏成一条宽且直的通衢大道。”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更是对所有追梦人的鼓励。

刘文飞:四十年笔译之路,助建中俄文化之桥

刘文飞,我校77级外语系俄语教育专业校友,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著译《俄国文化史》《普希金诗选》《亚洲铜》等70余部,2024年获俄罗斯《文学报》“年度文化交流贡献奖”。

四十年间,他培养的七八十名硕士、博士生中,已有七位成为俄语翻译的新星。刘文飞在他的《俄国文学史》序言中写道:“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让不同文明在文字中相遇、对话、共鸣。”当我们目送这位学者转身走向教室,他的背影里藏着的,是一个民族对精神原乡的守护,更是文明互鉴最动人的模样。

近期,“育见新闻”专访我校77级外语系俄语教育专业校友俄罗斯文学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文飞。当下正值“中俄文化年”,两国人文交流合作迎来新的高潮。

韩斌:坚定信心 向更高的目标开拓进取

韩斌,男,安徽阜阳人,我校81级生物教育专业校友,于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水稻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栽培稻的起源和驯化等研究工作。

2025年5月20日,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新当选会员名单,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院士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学会在官网公告中指出,韩斌在水稻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开创了利用基因组学手段挖掘水稻多样性资源的新方法,通过对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重测序揭示了全基因组范围的序列变异;成功开展了水稻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系统阐明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机制,并揭示了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作为国际水稻基因组与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数量性状解析、水稻驯化机制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等研究方向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开创性研究成果具有跨时代的影响力,为植物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