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应邀赴安徽师范大学作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师范大学的改革”学术报告,全国政协常委、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郝芳华,安徽师范大学校领导、各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该校党委书记顾家山主持。
钟秉林从高等教育的“压力与挑战”、“选择与行动”两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发展的原因和实现路径。他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规模、功能、结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经费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大学功能充分发挥。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和就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将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钟秉林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国际化新挑战、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描绘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蓝图。他指出,相对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已被逐渐打破,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新的教师教育格局正在探索、教师教育资源正在重组之中,师范院校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受到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
钟秉林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质量建设的核心,高校需要“选择与行动”。要科学确立目标定位,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明晰内涵,形成共识,以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与质量观、教学观、发展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切忌盲目攀比而导致趋同化,正确处理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综合性与有特色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新挑战,提高生源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注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与职业拓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善教师生活待遇,提升教师幸福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精干、高效、专业、敬业,增强服务意识,重视问题研究、开展干部培训;要从优化大学组织结构,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三个方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要营造大学优良文化,努力形成学术自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传统与现代交融价值宽容的多元文化,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
最后,钟秉林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历史、人力资源、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等方面介绍了该校的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情况。
顾家山在主持讲座时指出,钟秉林教授的报告围绕高等教育发展与师范大学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等五个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刻分析了师范大学如何坚持内涵发展,实现跨越式提升的路径、重点和方法。这场报告会是在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关键时期所作的一场十分重要的报告。报告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学术性和指导性。他要求,全校上下要深刻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实际,把握发展机遇,珍惜发展态势,以开阔的视野和积极的姿态认真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人物背景资料: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7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并留校任教,1987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评聘为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学校副校长,1996年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教司司长,2001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起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教育学科评定组召集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
原文阅读地址:
中国青年网:http://edu.youth.cn/2015/1221/3272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