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转载如下:

为促进当代史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鼓励青年史学研究者积极开展学术对话、思想碰撞,加强学术研究的规范意识,“第八届新史学青年论坛”4月19—20日在芜湖举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黄楼表示,青年学者是建构未来有中国气派国史研究的主力军,要勇担责任,从理论的思考、建构以及具体的史实考证等方面,为推进这一进程贡献力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学者栾绍泰提到,与会青年学者或深入阐发传统问题,或发掘此前学界关注较少的新问题;研究路径各异,或深挖文献,或量化分析,或引入经济学、人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法。在史料运用层面,不仅更全面收集、更深入分析传统史料,还对档案史料、域外文献、新发现石刻、新见文书、账簿等史料进行了充分利用。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韦巍表示,此次论坛的中国近现代史参会文章尽管涵盖不同时段、不同领域、不同面向,破题、立意也各有侧重,但总体呈现强烈的跨学科、综合性特点,选题旨趣、研究路径之间也多有呼应,努力在政治、思想、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与会学者表示,历史研究要强调问题意识,在客观上把研究对象讲清楚的同时,厘清这项研究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影响或对相关研究者的启发;要在关注长时段社会变迁与全球互动的同时,积极回应现实关切,从而使历史研究兼具学术深度和当下意义。
会议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主办。
原报道阅读链接:【中国社会科学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4/t20250422_5870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