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芜湖日报】红魂铸中分 绿韵绘新篇
时间:2025-08-25 编辑:学生助管     点击量:

报道转载如下:

图为中分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坚持以红促绿、以绿带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记者 陈洁 摄

编者按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抗日旗帜、紧密团结广大群众,英勇无畏、浴血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日起,芜湖传媒中心所属《芜湖日报》《芜湖新闻联播》等平台将共同推出系列报道“江城烽火记 奋进铸华章”,实地走访芜湖当年战斗遗址、追忆抗战往事,讲述江城儿女传承红色精神,矢志不渝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

□记者 江帆 张锐

八月的繁昌,骄阳似火。马仁山蜿蜒舒展、群峰叠翠,将浓荫洒向山脚。

山下的中分村,同样有着不凡的气度。枝繁叶茂的“连理树”静静伫立着,见证过烽火,也守护着今朝。

“皖南门户,长江边上,平静的繁昌,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峨山头的搏斗,汤口坝的血战,我们用雪亮的刺刀,爆裂的手榴弹,火力猛烈的机关枪,前仆后继的冲锋,把敌人打下山岗……五次伟大的胜利,我们坚决的保卫了繁昌!”1940年,一首名为《繁昌之战》的歌曲在皖南和长江沿岸传唱,歌词中“五次伟大的胜利”,则是著名的五次繁昌保卫战。

1937年12月10日,芜湖沦陷,繁昌成为保卫皖南的重要屏障。危急关头,新四军第三支队移防铜(陵)繁(昌),与日寇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取得200余次战斗胜利。1939年,日寇先后五次向繁昌发起大规模进攻,新四军第三支队连战连捷,共歼敌千余人,不仅提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威信,更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中分村,正是五次繁昌保卫战的指挥中枢——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驻地。

时光流转,战斗的硝烟早已消散,红色血脉依旧赓续在这片山水之间。

从连理树下向北,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落,一路上,绿树成荫、处处皆景。“参军报国树”上系着新兵们的入伍誓言,字字饱含新时代青年的朝气与担当。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谭震林故居等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旧如旧,斑驳的墙面张贴着地图、木质的门窗藏着往事。繁昌保卫战展示馆里,一幅幅描绘激烈战斗的图片、一段段记载壮阔历程的文字,引得游客连连驻足,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如果说,红,是革命历史赋予中分村的精神底色。那么,绿,便是红色基因滋养出的生态新篇。

到了村子的另一边,眼前所见是另外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们经营的民宿和农家乐干净整洁,各具特色。网红店“缓慢咖啡”藏在白墙青瓦间,氤氲的咖啡香与古村的烟火气交织,揉进了几分文艺浪漫。不远处,小火车缓缓行驶在艺术田园,载着游客穿梭于稻田与山林之间。如果觉得不够尽兴,还能来一场“摸鱼”游戏,在酣畅淋漓中找回久违的童真。再走远一些,便是由闲置老村小改建的红色学堂,作为安徽省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这里融合了红色书屋和农村党建馆等功能,可提供住宿、会议、餐饮一条龙服务。

“以前都是守着田地过日子,现在环境好了,游客多了,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大家的劲头也更足!”64岁的村民徐文锦亲眼见证中分村的变化,笑容满面。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中分村第一书记、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华杰。他告诉记者,变化的根源,是思路的开阔。围绕红色资源,村里大力发展红色研学、田园艺术、非遗活化、乡村文创等新兴业态,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业务员。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收益229万元,实现连年跃升。中分村党总支还荣获了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芜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80多年前,村里的群众自发组织了猎户队,支援新四军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80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我要继续坚守红色信仰,团结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中分村党总支书记徐成龙动情地说。

中分村的蝶变,是繁昌区活化红色资源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繁昌区以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等红色印记为锚点,推动红色旅游与康养、研学、乡村游等业态融合,策划推出“繁昌红色之旅”“雄师渡江·红星闪耀”等多条红色精品线路,将红色文化与周边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2024年,繁昌区成功入选“安徽省十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繁荣昌盛”,是繁昌地名里的初心期许,亦是如今目之所及的生长实景。从中分村向城区行去,厂房鳞次栉比、高楼错落耸立,这片曾见证五次繁昌保卫战热血、回荡《繁昌之战》壮歌的土地,正以红为魂传承革命薪火,以绿为基守护山水生态,以创新为翼锻造新兴产业,清晰勾勒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从战火中走来,向新征程迈进。历经八十余载,这一抹红从未褪色。我们坚信,这片浸润荣光的土地,必将涌现更多生机与希望。

原报道阅读链接:【芜湖日报】https://epaper.wuhunews.cn/pc/whrb/content/202508/25/content_8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