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5
2025 [新华网】宣城旌德:两代人的“甜蜜坚守” 报道转载如下: 七月的皖南,群山叠翠,旌德县孙村镇碧云村的枣林里,碧云玉枣正汲取着暑气的滋养,在枝头泛起诱人的红晕。 县志记载,碧云玉枣因朱元璋赐名而载入史册。1978年,当生产队的土地上仅存几株老枣树在风中摇曳时,23岁的方荣和找到队长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疙瘩,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自此他… - 07-15
2025 【学习强国】安徽旌德孙村镇碧云村:从濒临消亡到优质“金果” 父子两代人的“甜蜜… 报道转载如下:七月的皖南,旌德县孙村镇碧云村的枣林里,碧云玉枣正泛着红晕。这种曾获明太祖朱元璋御赐之名的枣子,在传承人方荣和父子的守护下,正以二十四节气为刻度,续写着传统技艺与时代发展的共生叙事。1978年,生产队的土地上仅存几株老枣树。23岁的方荣和主动请缨:“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疙瘩,不能断在我们手里… - 07-15
2025 【安徽日报】东至县官港镇:“校地合作”传非遗 报道转载如下: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在国家级非遗“六兽灯”发源地——东至县官港镇新溪村挂牌。 “校地合作”舞蹈表演。 胡浩 摄为培养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推动非遗传承,东至县官港镇结合自身特色,开设“非遗+”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思政课程,打造“地方搭台学生唱”的创新基… - 07-15
2025 【中国日报网】探寻非遗瑰宝 传承六兽灯文化 报道转载如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3级舞蹈表演“千灯映梦 共熠新溪”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日至7月10日赴安徽省东至县官港镇新溪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兽灯。通过实地考察,技艺学习,编创东至花灯舞,惠民演… - 07-15
2025 【新华社】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弹腔”艺术调研团队:追寻红色记忆 强化使命担当 报道转载如下: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弹腔”艺术调研团队赴潜山市五庙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思政课。五庙乡不仅是非遗弹腔的起源地,也是皖西南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五庙乡红色党小组基地,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讲解员讲述得认真,队员们听得仔细,随着五庙乡… - 07-15
2025 【安徽新闻网】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趣味探索甲骨文 创意改编故事新 报道转载如下:7月9日下午,芜湖市荷塘社区关工委、团支部联合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你童行” 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带领社区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的魅力,并用创意巧思玩转传统文化。活动现场,许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话语引题,许老师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向大家发问,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回答了出… - 07-15
2025 【大学生云报】青山绿水孕生机,青春力量助振兴——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黄山市… 报道转载如下: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郑若曦 康佳) 7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黟县丰梧村“语你童行”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黄山市黟县丰梧村,走进村民家中开展实地调研,围绕儿童教育、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等主题,倾听村民心声,探寻乡村发展脉络。文旅融合促振兴,绿水青山绘新篇调研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