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8
2025 【中国安徽网】徽班廿三秩·弹腔薪火行—— 报道转载如下:(李钰 王梦君)为庆祝徽班进京235周年,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京剧母体非遗弹腔文化,7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一行15人赴安庆潜山市开启为期8天艺术探源。程长庚作为京剧鼻祖,在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陈大老板”故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无声地… - 07-08
2025 【安徽新闻网】探秘太和县文化馆:邂逅文化瑰宝,汲取精神力量 报道转载如下:2025年7月3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3级音乐学学生赴阜阳市太和县,调研团队以太和县文化馆为起点, 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红歌合唱:传承红色精神团队与太和老年大学的叔叔阿姨们相聚在文化馆的活动室,共同开启了一场红歌合唱之旅。当《没有共产党… - 07-08
202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安徽师大音乐学院学子寻根潜山弹腔艺术 报道转载如下: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钰 王梦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7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5名师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团队赴安徽安庆潜山市,开启为期8天的艺术探源之旅。活动现场。王润润/摄“京剧鼻祖”程长庚在戏曲发展史上镌刻下丰碑。实践团队首站抵达其故居,一件件承载岁月记忆的珍贵文物、一幅幅泛着… - 07-07
2025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文学院副教授刚祥云文章《自然美育与家国意识》 报道转载如下: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走向自然,亲近自然,重建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链接,既是个体强身健体、悦心悦意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通过对自然美的沉浸式欣赏以及对国家山水人文的深刻体验,唤醒内在的共情能力,孕育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集体认同与责任感的通道。… - 07-07
2025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文学院教授方维保文章《创作视野宽阔之上有坚守》 报道转载如下:5月中旬,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主办的纪念张恨水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张恨水”这个名字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总量达到4000多万字,长篇小说数量超过百部,《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等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有过积极的贡… - 07-07
2025 【中国新闻网】18国70位华文教师安徽研习:把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带回去 报道转载如下:中新网芜湖7月7日电(傅天骋)“希望通过研习掌握更实用的教学方法,把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带到课堂。”澳大利亚华夏文化学校教师王莹亮7日在安徽芜湖道出了此行的心声。2025年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当天在安徽师范大学开班。来自澳大利亚、越南、美国等18个国家的70名教师开启为期14天的中华文化研修之旅。 7月… - 07-06
2025 【中国大学生在线】教科院全心全益赴阜阳临泉“筑梦未来”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Day … 报道转载如下:教科院全心全益赴阜阳临泉“筑梦未来”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Day1实践日记全心全益"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临泉县徐郢小学爱心支教行动正式启航【晨光熹微,步履铿锵】7月1日破晓时分,团队队员自芜湖启程,经历5个小时的火车转大巴再徒步过田埂,十一个小时跋涉后,当鞋底沾满皖北的泥土时,我们终…